電視大螢幕如何“煥新”
发布日期:2025-01-14 阅读次数:13692
目前,短片、微短劇等新興視聽形態吸引了大量用戶的注意力,造成電視大螢幕的吸引力、影響力持續下滑。
近期一系列改革措施讓人們看到電視大螢幕的「煥新」努力:整治電視「娃娃」收費和操作複雜等問題取得顯著成效,超高清電視與智慧廣電建設穩步推進……這些新變化的背後,是面向數位時代的電視大螢幕重塑其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創新探索。
挑戰之下,在變化之中,電視大螢幕如何「煥新」成為一個重要課題,也給出了重新發現電視價值、錨定發展方向的關鍵線索。 「大銀幕困境」並不意味著電視的社會功能正在退場,相反,電視大屏在創作經驗、傳播生態與社會價值等方面具有小屏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雖然各類短、微網路視聽產品為內容市場注入了活力,但仍無法取代長視聽產品塑造觀眾美感品味、文化品格的美育功能。在眾多可能「轉瞬即逝」的觀看快感之外,電視大屏的獨特價值恰恰在於能夠為觀眾持續提供回味悠長的高品質文化內容,為觀眾營造「合家歡」的文娛空間,這是電視大屏在數位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数十年创作播映的深厚积淀,为电视大屏在数字时代构建优质内容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直以来,电视大屏都拥有显著的创作优势,不仅有经典作品如陈年佳酿般醇厚悠长,也有新创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彩表达。比如,“重温经典”频道自2024年2月开播以来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收视表现突出,印证了电视创作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近年来电视台推出的《觉醒年代》《山海情》《山花烂漫时》等一批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国家宝藏》《诗画中国》《端午奇妙游》等铸牢文化自信的品质节目,也彰显出电视大屏在守正创新中稳步提升的创作能力。
變化的是連結方式,不變的是連結關係。毋庸置疑,小螢幕的繁榮激發了視聽傳播業態的活力,但作為「客廳文化」的重要載體,電視所傳遞的「合家歡」情感內核,讓觀眾看見生活的美好與希望,感受家庭的溫暖力量,有助於家庭內部世代間的情感交流與文化傳承,也能以共享式觀看為契機建構共同文化記憶。
必須發掘並發揮好電視大銀幕這媒介形態的獨特價值,以全新的姿態積極融入數位時代。
以創作優勢,電視大螢幕應進一步擴大優質內容供給,持續加大規模化「上新」和系統性「創新」力度,讓大螢幕成為人民盡享高品質視聽文化的關鍵基礎設施。立足傳播優勢,電視大屏要在適老化改造和年輕態升級之間找到全新生長空間,面向不同代際群體增進情感連接,重建“客廳文化”,以點帶面促進全新發展。同時在台網深度融合趨勢下,電視大螢幕可望成為「大視聽」的重要窗口,擔任創新視聽業態的重要陣地。立足話語優勢,電視大螢幕要藉助數位賦能提升公共服務效能,透過多維度場景應用優化用戶視聽體驗,圍繞用戶多樣化需求開發多元生活服務功能,發展具有強勁消費潛力的新增長點。
小螢幕有小螢幕的用處,大螢幕有大螢幕的價值。大小螢幕之間從來不是此消彼長,而是互為補充、共塑生態。唯有以人民為中心、以科技應用為支撐,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因時而變、順勢而為,探索高品質發展提昇路徑,電視大螢幕才能全面擁抱數位時代,贏得觀眾青睞,開拓生存空間,在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的新旅程中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阅读原文:http://www.news.cn/ent/20250114/b7736a33456c44639b4c93e539505ec5/c.html